东莞疫情最新动态如下:疫情数据与风险等级截至3月7日,东莞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74例,其中治愈127例,死亡1例,现有确诊病例146例。3月6日0—24时,新增50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0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集中在大朗镇,且均在隔离期间发现,相关场所已开展环境核酸采样和终末消毒。
月8日东莞、深圳疫情最新数据如下:3月7日0-24时新增本土病例情况根据广东卫健委公布的数据,3月7日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5例,其中深圳报告13例,东莞报告31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3例,全部来自东莞。
在莞人员减少流动:已在东莞的人员应避免频繁跨区域活动,降低感染风险。持续做好个人防护:无论出入东莞与否,均需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并配合落实测温、扫码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广东3月4日疫情最新数据如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6例(含3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其中深圳21例、东莞24例、惠州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例,均来自东莞。

1、广东东莞回应连续8天安排核酸检测:非强制,属常态化措施 近日,广东东莞东城街道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关于“5月6日至13日东城街道核酸检测安排”的通知。该通知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针对这一安排,东莞方面已明确回应:此措施并非强制,而是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一部分,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便利。
2、核酸检测频次调整 浙江杭州:自5月27日零时起,将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从48小时延长至72小时。这意味着,杭州市民在72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即可满足进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要求。
3、关注官方通知,及时调整检测计划台风期间,核酸检测安排可能因天气动态调整。例如,东莞在台风“暹芭”登陆期间,部分镇街(园区)的便民核酸点可能临时关闭或调整服务时间,建议市民通过“东莞电台”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查询最新检测点信息,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白跑一趟。
4、封控区与管控区的检测要求:封控区应在24小时内完成首次核酸筛查,管控区则要在48小时内完成首次全员核酸筛查。低风险地区出行要求:疫情发生地的低风险地区和防范区人员确需出行的,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非疫情地区常态化管理:对于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地区,查验核酸不应成为常态。
5、近日,全国多地取消检验核酸阴性证明,但在河北张家口却发生了一起因防疫政策执行不当导致的事件。货车司机杨师傅运输一车牛,在张家口高速口上因牛没有核酸阴性证明被拒,导致杨师傅十几天无法将牛送到目的地,还造成了两头牛的死亡,损失巨大。
6、石龙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在东莞火车站实施便民“落地检”,守好石龙防疫“入口关”。在东莞火车站,出站口均设置了核酸采样点,面向跨省、市流动人员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从深圳、广州等市来东莞人员到站后,按工作人员指引有序扫“场所码”、出示“健康码”、扫“葵花码”并参与“落地检”。
第三,要强化监测预警。像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要对发热病人进行及时的核酸检测。交通运输、旅游等经营单位要对旅客、游客进行健康监测。第四,加强值班职守,确保疫情一旦发生,能够积极快速进行处置。第五,要根据疫情的形势和假期的特点,对群众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宣传。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之一责任人,防护措施一定要做到位。
年3月5日台州疾控发布紧急提醒积极主动报备近14天内有上海市,吉林省,山东省青岛市,广东省深圳市、东莞市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有时空交集的人员,请立即向所在社区、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主动配合落实相应疫情管控措施。同时,要通过“台州防疫自主申报”小程序进行申报。
重庆的隔离政策针对外省来渝返渝人员,持有渝康码或健康证明的,不再进行隔离。但对于重点地区的来渝返渝人员,如果健康码非“绿码”或无法提供有效健康证明,则必须隔离14天。在交通站点,对武汉市来渝返渝人员设有专用集结点、通道和区域,执行健康码和体温检测。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